争做工匠精神先行者,培育新时代消防救援英才

作者:sunbet 来源:sunbet 时间:2025-09-24 10:10 点击:29次

从事消防救援技术专业教学多年,深感肩上责任重大。我们培养的员工,未来将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,他们的专业素养、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,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的成效。在此过程中,愈发认识到,“工匠精神”并非传统制造业的专属,它同样是消防救援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灵魂,更是我们教师必须率先践行并传递给员工的核心价值。争做“工匠精神”的先行者,是我们专业教师的使命与追求。

一、深刻理解:消防救援中的“工匠精神”内涵

在消防救援领域,“工匠精神”有着独特而深刻的内涵。它远不止于对消防器材操作的熟练,更体现为:

1.极致专注,敬畏生命:消防救援分秒必争,毫厘之差可能意味着生死之别。这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极致的专注力,对每一条操作规程、每一次技能训练、每一处现场细节都全神贯注,心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。这种专注,是工匠精神在应急行业的最高体现。

2.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:火场情况瞬息万变,救援技术日新月异。满足于“会了”、“差不多”是远远不够的。必须不断钻研业务,精进技能,从理论知识到实战应用,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,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、精准、高效。无论是水带铺设的速度与准度,还是破拆器材使用的技巧与力度,都需要千锤百炼,达到“庖丁解牛”般的境界。

3.严谨专业,坚守标准:消防救援是科学,更是纪律。每一项作业程序、安全规范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。工匠精神体现在对规章制度、操作标准的严格遵守和不打折扣的执行上。教学中,必须强调这种严谨性,培养员工形成标准化、程序化的职业行为习惯,将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融入血液。

4.责任担当,无私奉献: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作品的负责,而消防救援“作品”就是人民的安危。这要求极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。要让员工明白,选择这个专业,就意味着选择了负重前行,选择了在危难中挺身而出,这份担当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持久的职业热爱。

二、躬身践行:教师争做“工匠精神”先行者

要培养员工具备这样的工匠精神,教师自身首先必须是工匠精神的信奉者、实践者和传播者。

1.深耕教学,成为业务“精工”:要始终坚持学习研究最新消防救援理论、技术与装备,深入一线了解实战需求,反哺教学。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,打磨每一份教案课件,将复杂的知识技能分解、细化,用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员工。示范操作时,力求动作标准、流程清晰;讲解案例时,力求分析透彻、引以为鉴。用自己的专业态度,为员工树立精益求精的榜样。

2.严爱相济,锻造技能“强匠”:在实训教学中,要对技能要求近乎严苛。一遍遍纠正操作姿势,一次次组织模拟演练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。要明白平时多流汗,战时才能少流血。这种“严”,源于对员工未来负责的爱。同时,也注重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,通过设置挑战、技能比武、表彰先进等方式,让他们在追求卓越中获得成就感。

3.言传身教,涵养职业“匠心”:工匠精神的传承,不仅在课堂,更在言行。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言行举止,将安全意识、责任意识、团队协作意识渗透到日常教育的点滴之中。与员工分享行业楷模的先进事迹,解析成功救援案例背后的专业与精神力量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,深刻理解身上即将肩负的使命。

4.创新方法,搭建成长“阶梯”:遵循职业教育规律,积极探索项目化教学、情景模拟、虚实结合实训等教学方法,让学习过程更贴近实战,更能锤炼员工的综合能力。关注每一个员工的成长,因材施教,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技能成长路径,鼓励他们在一招一式中磨练,在一岗一位上出彩。

三、静待花开:见证“工匠精神”薪火相传

看到员工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,眼神专注;看到他们在技能大赛中沉着冷静,技艺娴熟;看到他们毕业后奔赴各地,在救援岗位上传来捷报……我们倍感欣慰。这正是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。

作为消防救援技术专业的教师,争做“工匠精神”的先行者,是我们对事业的承诺,更是对社会的责任。我们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,以精工育英才,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精湛技能、崇高职业精神和强烈使命担当的新时代消防救援“工匠”,为筑牢社会安全防线贡献教育的力量。这条路,任重道远,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